[taka84庫] トイレと太腿
[taka84庫] トイレと太腿
島風是角川遊戲所開發的卡牌類網頁遊戲《艦隊Collection》(艦隊これくしょん -艦これ-)及其衍生作品的登場角色。「島風」是舊日本海軍於1941年動工的新型驅逐艦,屬於丙型驅逐艦,即計畫中的「完美艦隊驅逐艦」。島風於1941年在舞鶴海軍工廠開工,1943年5月10日完工。服役後的島風號編入以訓練為主的第十一水雷戰隊。其預算於1941年「丸四計畫」中通過。設計時注重了高速和魚雷攻擊性能。不過由於太平洋戰爭開戰後對艦戰術變更的緣故,魚雷攻擊變得更加困難,再加上生產不佳和島風的動力系統實在太複雜,於是將該計畫暫停並轉移至丁型(松型驅逐艦,主要為保護運輸線而設計的小型護航驅逐艦)的建造計畫上。因此「先預定建造16艘,最終建造32艘」的計畫沒有實現,只建造了「島風」一艘。島風搭載了127mm高平兩用砲6座,對空與反潛武器繼承了舊日本海軍艦隊驅逐艦相對薄弱的特點,但其最大特色在於空前絕後地裝備了3座五連裝93式重型氧氣魚雷發射裝置,原定裝備2座7連裝93魚雷發射裝置,但由於7連裝魚雷發射裝置過於龐大,不但幾乎無法在驅逐艦上正常操作,而且其龐大的旋轉機構勢必會造成艦船重心過高,在慎重考慮後,海軍部最終將設計計畫更改為三座五連裝魚雷發射裝置,同時在秋月級驅逐艦上也沿用了五連裝魚雷發射器等設計,是當時世界上雷擊火力最強大的驅逐艦。使用高溫高壓鍋爐,軸馬力接近80000匹。IJN的鍋爐設計功率輸出是91%,設計時速為39節,但在公試時通過負荷運載(99%鍋爐功率輸出)達到了40.9節的航速,因此成為舊日本海軍最快的驅逐艦之一。在之前海軍里就有一艘同名為島風的驅逐艦(峰風級驅逐艦4號艦,1943年1月被美國潛艇擊沉),那時候就保有40.7的最快速頭銜。第一代島風在1943年2月10日除役,而二代在該年5月10號就役。作為水雷戰最強驅逐艦,島風的三大指標:「速度」「強力」「最強」。雷裝為空前強大的零式5連裝水上發射管3座(其實原本因該是7連裝2座,但是日本海軍考慮到亞洲人的體型肯定很難轉動如此沉重的魚雷發射管),單次齊射15枚93式酸素魚雷的強大戰力遠遠超過之前的甲型和特型驅逐艦每次8枚的火力投射量。(甲型驅逐艦一輪齊射是8枚,特型驅逐艦是9枚)。島風最快紀錄是在1943年4月7日的壓力全輸出測試中,達到排水量2894噸、出力79240馬力、時速40.9海浬的最速記錄傳說(換算時速約72公里)毫無疑問是在水上「飈車」。老司機等等我。該記錄實際上僅限日本最速,世界範圍內有更快的。島風完工後,先是在北方進行作戰,之後被迅速編入第2水雷戰隊前往加羅林群島。在南方擔任油輪的護航作業,並參與大和、摩耶、雪風、山雲的聯合艦隊護衛任務。但在同一時間美軍也對塞班島島發起攻擊。在戰況急轉下,迅速與第一機動艦隊合流後,擔任運輸任務。10月18日捷一號作戰發動,雷伊泰灣海戰開始。島風以第一部隊名義參加。在之後的錫布延海戰,救助了武藏號的船員,參與了馬尼拉的多號作戰。11月4日代替雷伊泰灣海戰損失的輕巡洋艦”能代”,島風正式成為了第二水雷戰隊的旗艦。然而這多號作戰是島風最後一次的任務。此次多號作戰里,要編入第三次輸送部隊。但這部隊幾乎都是低速船艦,對於島風來講難以發揮其功能。所以早川少將有所微詞。但是大本部以「這是天皇陛下的諭令」為由,早川少將也只能摸摸鼻子去做。輸送部隊在11月9日凌晨3點由馬尼拉出發,天氣預報預估會連下3天以上的雨,所以以此天氣進行掩護,且為了支持島風,第一游擊部隊也於11月8日由汶萊灣出擊。但沒想到在11月10日,第三次輸送部隊的狀況卻逐漸惡化:先是油輪せれべす丸觸礁,脫離戰線,且天氣出乎意料的在逐漸轉好。11日被B-24發現,晚上21點與第四次運輸艦隊會合。長波、朝霜、若月加入第三次輸送部隊,初春與竹則是與第四次運輸艦隊合流。凌晨,前日由B-24通報的美軍飛機開始對第一游擊部隊和第三次輸送部隊展開奇襲。島風憑著驚人的速度不斷閃避來自美軍軍機的炸彈、魚雷攻擊,但是在物量極占優勢的美軍軍機下,被機關槍打出大量的彈孔,最後速度終於慢了下來。雖然應急搶救人員極力搶救,但是破洞的速度大於修復的速度。朝霜驅逐艦也試圖接近展開救援,但美軍軍機的砲火實在太猛烈,最後不得不放棄。17點,島風因進水且鍋爐嚴重超負荷運轉爆炸,由後半部開始沉入海底撈月。島風完全沒有編入到任何的驅逐隊裡,到戰沒為止,一個人孤獨地屬於第二水雷戰隊……島風於1945年1月10日除籍,結束她那傳奇的一生。島風的末代指揮官早川干夫和島風這條船似乎很有緣分。早川作為一名海軍軍官,第一次指揮艦隊(八一三抗戰時的第三驅逐隊,司令官是海軍總後台伏見宮家的博義王,早川中佐作為皇族軍事副官負責實際指揮)時的旗艦就是初代島風,最後一次指揮艦隊則是第二代島風。作為一名艦隊指揮官,可以說是生於島風,死於島風。2017年12月1日,微軟公司聯合創始人保羅·艾倫的探險團隊乘坐RV Petrel科研船在菲律賓奧爾莫克灣(Ormoc Bay)沿海約210Dpt深度發現了島風的殘骸,標誌性的五連裝酸素魚雷發射裝置依舊清晰可見。
推薦 影片[(●´∀`)ノ♡]
1 / 6